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电池容量展望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电池容量展望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2023光伏装机容量预测?
  2. 特斯拉如何备战下一代动力电池?

2023光伏装机容量预测?

根据SolarPower Europe发布的《2019-2023年全球市场展望》,预计未来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800GW,即到2023年累计装机将达到1.3TW。

2018年,11个国家的光伏装机超过了1GW,而2017年全球GW级市场仅9个。SolarPower Europe预计到2019年,全球GW级市场将达到16个。2018年,欧洲市场新增装机为11.3GW,相比2017年的9.3GW,增长了21%。

电池容量展望,电池容量提升进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特斯拉如何备战下一代动力电池?

自燃自爆断轴粗制滥造智商检验车特斯拉?

技术含量,上市十六年年亏损,没研发出三电核心,你说呢?

马斯克是个大忽悠,马斯克starline项目最大投资方是美国空军,本身就是个超级侦察***,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挂个为全球接网的名号。不过马斯克是个营销天才,马斯克是被华尔街包装成了钢铁侠,实际上他只是经济学本科辅修了物理学,并无任何工程技术背景,他也没有任何工程技术发明,他最大的运气就是一创业就碰到了华尔街的天使投资人,帮助他收购了paypal(美国的支付宝)的前身Confinity公司,并最终被ebay收购,依靠发的这笔横财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,并踢走创始人。说穿了就是个搞互联网金融的。无论是太空探索spaceX,还是特斯拉都是马斯克前台唱戏炒作,华尔街的犹太人背后运作赚钱。2008年之前是个玩世不恭的花钱点大炮仗的暴发户,2008年之后就是被华尔街操纵炒作概念的白手套,当然,他和华尔街及美国***都是互相利用而已,华尔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,美国***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国精神,同时也希望通过他的spacex给美国联合发射联盟(ULA)制造压力,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挟控制。而马斯克自己借着巨额的资本实力完成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。对马斯克而言,spacex是核心,而特斯拉只是协助华尔街圈钱的工具。

电池容量展望,电池容量提升进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互联网金融圈钱***第一人马斯克

特斯拉的电池如今分模块,但实质上电芯依然是那种小电池,只是从18650电池过度到21700电池,电池的容量和技术得到改善。特斯拉在电池上面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储备,其技术还是来自于松下的合作。特斯拉内华达的超级工厂将生产电池,但是这个工厂中生产线依然是松下投资。所以产业升级,关键还是背后供应商的意愿,不是说特斯拉想往哪个方向。

电池的三个拓展方向: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能源管理。

电池容量展望,电池容量提升进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按照行业的展望,大多数锂电池在能量密度300 Wh/kg以后就会遇到瓶颈,能量密度很好理解,重量续航之间的合理配比,电池重量影响续航能力。如果能量密度大,那么同样的电池重量能跑更远的路。

锂电池的材料包括电解质,正负极材料和隔离材料。如今的技术路线是提升正极材料。特斯拉和松下是NCA正极材料(镍钴铝),我国的发展路线是NCM正极材料(镍钴锰),总体上我国材料的成本略高,性能空间也越差,但是好处是,可以绕过技术壁垒。然而当能量密度到300 Wh/kg,正极材料提升效用就基本到头了。再往上,提升镍的含量会破坏稳定性。安全性和高储能不可兼得。

当正极材料到了极限,通常的提升方式其实是电解质和负极材料的提升。我们知道石墨烯电池,实际上石墨烯就是一种负极材料的参考路径,尚不确定。而电解质大致上比较成熟的做法是液态转变为固态。固态电解质研发已经比较深入,但是稳定性一直不佳,且流水线投入高昂。

所以特斯拉下一代的电池很可能是干电极技术,其技术就是在电极上添加涂层薄膜。当然电池技术不会来自特斯拉本身,这个技术比较成熟的来自麦克斯韦储能技术公司,特斯拉在今年早些时候收购了麦克斯韦,5月份完成的收购,金额2.35亿美元。

另外,固态电解质虽然是主流方向,最近特斯拉的电池技术也反其道而行之,出现了一个技术:LiDFOB/LiBF4液态电解质无阳极金属电池,这其实是一种锂金属电池,但是问题在于这种电池会导致锂电池在电极上不均匀地沉积,一种“树枝状”的堆积,所以寿命很短,但是性能是现有电池的10倍左右。特斯拉这个技术90次充放电依然保留了80%的性能,算进步,但是相对于其他技术几千次的充放电,进步不大。

下一代的电池技术?一切都还言之尚早。现有锂电池技术至少会持续到2025年。在商用领域,高性能的NCA811和,NCM811的普及尚在进行。现阶段依然是高镍路线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池容量展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电池容量展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